锂电池的发展方向和应用

发布于: 2025-01-18 11:20
阅读: 39
分类: 新闻动态

一、锂电池的发展方向

随着锂电池在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市场的应用不断扩大,对锂电池的要求也不段提高。未来锂电池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能量密度的提高、安全性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方面。

 

1.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电池的能量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电池所储存的电能。与液态电池和刀片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目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

2.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锂电池的安全问题是当出现一些外力撞击或者内部短路以及一些不可控的安全事故时,电池在短时间内会发热,发热后的连环的链式反应是安全的最关键的问题。主要原因如图:

安全问题比较常见的发生于智能手机的充电过程发生爆炸。

固态电池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如果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可燃的体系,就有可能实现链式反应的阻隔;还可以采用一些水系的溶剂,也可以实现阻隔。

3.提高锂电池的环保性

锂电池虽然不含铅镉汞等重金属污染,但报废的锂电池对环境仍有明显的危害性。锂电池中含有丰富的钴镍铜锰等金属,对废旧锂电池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回收其中的金属材料,才可以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每年会产生大量的老旧电池,而目前我国的电池回收主要是靠电池厂的梯次回收,把电池分解回收其中的锂、钴、镍等较贵的金属。但存在的问题是电池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不足,拆解难度高,有效提取率只有20%左右,因此需要提高回收技术,降低成本,解决这一问题。

二、全固态薄膜锂离子

电池的发展应用

 

针对上述锂离子电池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来看,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是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案。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在结构上使用固态电解质层取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原有的电解液和隔膜,由致密的正极、电解质、负极薄膜在衬底上叠加而成,并且在加工制备、电化学特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目前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已经应用发展于多个领域:

 

1.电子信息领域

通过集成制备IC与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TFB)所构成的系统集合芯片(SoC),在微机电系统和物联网等电子信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FB广泛地应用于微型传感器、智能卡、射频卡等多方面。

此外,可以通过选用富锂锰基薄膜正极|LiPON|硅基薄膜负极来解决当前存在的工艺不兼容、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差等问题,开发可集成、高比能、长寿命的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

 

2.医疗领域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借助微型化的特点,未来可以应用于微型移植医学设备和可穿戴设备,比如心脏起搏器、助听器。相较于柔性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而言,TFB有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

总体而言,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体积能量密度等有待进一步提高,期待它更广泛的应用。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6-28
    admin
    电解质 电解质在所有电化学设备中都是无处不在且不可或缺的。电解质的作用是作为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传递电荷的媒介。电解质与其他组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紧密接触。界面,主要是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通常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因此,电解质必须对正极和负极表面都表现出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理想的电解质应满足以下要求:高离子电导率、宽电位范围内的电化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成本效益、简单的制备过程、低毒性和环保性。此外,电解质的电化学工作窗口应被修改以开发高电压正极和低电压负极材料。 鉴于电极-电解质界面对电池性能的重要性,电极/电解质界面,即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和正极-电解质界面(CEI),它们分别通过电解质在负极/电解质和正极/电解质界面的电化学分解形成,将首先被简要介绍。 电解质 电解质在所有电化学设备中都是无处不在且不可或缺的。电解质的作用是作为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传递电荷的媒介。电解质与其他组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紧密接触。界面,主要是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通常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 2025-06-21
    admin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寻求高容量负极材料。基于电化学锂化/脱锂机制,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负极大致分为三类:嵌入型负极、合金型负极和转化型负极。 嵌入型负极——碳基材料 碳基材料,包括天然/合成石墨和软/硬碳,由于其成本低、储量丰富、脱锂电位低(相对于Li/Li+)、锂扩散性高、电导率高以及锂化/脱锂过程中体积变化小,成为锂离子电池最可行的候选材料。值得强调的是,碳基负极使锂离子电池在约40年前成为商业可行的产品,而且碳仍然是作为负极材料的最理想选择。例如,传统的石墨负极具有三维结构稳定、能量密度适中、理论质量容量为372mAh/g、理论体积容量为735 mAh/cm3以及低成本的优点。 迄今为止,石墨是商业锂离子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来自电解质的Li+离子渗透到碳中并形成锂/碳嵌入化合物,即LixC,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每6个碳原子储存1个锂原子。需要注意的是,碳的质量容量比大多数正极材料高,但商业石墨的体积容量仍然较低,范围在330到430 mAh/cm3之间。此外,还开发了...
  • 2025-06-14
    admin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一、锂电池生产安全风险辨识 配料制浆工序 制浆是用专用的溶剂和黏合剂分别与正负极活物质混合,经高速搅均匀后,制成浆状正 混合制浆! 这就星 负极物质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电极都是由活性物质、导电剂、黏结剂和引线组成,有区别的是正负极材料的黏结剂类型不一样,或者负极材料中加入的添加剂不同。制浆工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对黏结剂等原料(如正极材料钴酸锂、导电剂和黏结剂)处理时,如果对烘烤温度、湿度和时间控制不当,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更对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工序的安全性能产生影响,是导致后续充电后电池发生爆炸的潜在因素。 此外,在配料过程中,烘干、真空高速分散搅拌,以及危险化学品有机溶剂的使用,如NMP(N-甲基吡咯烷酮)、异丙醇和乙醇等,存在触电、火灾、灼烫及机械伤害等直接危险因素。 涂布烘烤工序 涂膜是将制成的浆料均匀地涂覆于金属箔的表面并烘干,分别制成正负极的极片。其工艺流程一般为放卷、接片、拉片、张力控制、纠编、涂布、干燥、张力控制、自动纠编、收卷等。浆料分别涂在电池的正极与...
  • 0572-630 1196
  • 返回顶部